霜露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六章 希望,重生之家有宝贝,霜露寒,蛋蛋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围村子有姑娘的人家最关注的当然是最优秀的陆铭启。陆铭启也体会到堂哥说的姑娘排着队想嫁他的感受,每天都有媒婆来他家给他说亲,真是门槛都要踏破了。
但陆铭启并不想草草的决定自己的婚事。他看到堂哥夫妻俩琴瑟和鸣的情景也想找一个情投意合,品貌俱佳的女孩子。也许是自己的眼界开阔了,心气也高了,总之他不想凑合。况且现在正是他事业的起步阶段,他根本没有那个时间和经历谈恋爱、找对象。
陆铭启看着今年虽然水果罐头刚刚生产销量还不大,但熟食加工一项就已经能保证工厂正常运行,浑身干劲儿十足。他想明年自己手头的资金宽裕了还要建个养猪场,这样货源和种田地和果树的肥料就都有了。
新安村还有一个大变化,就是村里建起了一所小学,学校里最显眼的就是那栋三层高的教学楼。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崭新的桌椅板凳。
教学楼前建了一个大大的花坛,里面种满了鲜花,从教室里窗户往外看,满眼都是五颜六色。
学校用高高的围墙围了起来,还建了一个大大的操场,骆清颜也给添置了各种体育器材。操场周围种满了鲜花,等到明年春天会栽种一圈垂柳,和松柏。校园里的绿化已经规划好了,会一点一点完善。过不了几年学校里就会绿树成荫。
教学楼也是村里唯一的一栋楼房,而且设计的时候教室里安装了暖气,是锅炉集**暖,这样孩子们就不用在冬天的时候每天早晨早来学校点炉子,教室里也不会到处是煤灰。只要从村里找一个老人负责在学校看门,冬天负责烧锅炉就行,还能争工资。
教学楼建成时引来了许多周围村子的村名观看,大家都羡慕有人能给新安村建了一所这么好的小学,孩子们上学方便了不说,环境还这么好。
建学校时给老师们也建了有厨房,有卫生间的宿舍,老师们在这里生活更方便。而且除了国家给发的教师工资以外,新安村还会发放其他福利,比如过节时会发一些米面油,还有各种生活上能用到的东西有时也会发,这些东西虽然不是钱,但有些东西有钱也不好买到,无形中也给老师们省了许多买东西的钱。
后来许多老师都希望来新安村当老师,因为这里环境太好了,除了地方偏远一些,比城里的环境都不差。现在村里通向外界的交通方便,对于一些在农村当老师的人来说,当然吸引力大大的。
由于学校的规模不小,学校也会招收其他村的学生。这所学校着实解决了附近孩子们上学难,路程远的难题。
新安村的这几个建设项目县里都非常重视,在新安村投资建厂,建学校,搞新型合作社、搞土地承包都可以被当作典型。
乡里知道是京都来的人投资建厂、建学校,对此非常重视。何况县里领导也指示乡里要扶植、鼓励新安村搞创新。乡里领导就指示路战林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和乡里说,能解决的乡里一定帮忙解决。
陆战林想到侄媳妇说的应该给孩子们配备一名音乐和美术老师,让孩子们能有丰富的课余生活,也能开阔眼界,培养兴趣。本来国家一般只给农村的小学派教授数学和语文的老师,陆战林就按骆清颜说的希望乡里能给他们村小学派一名美术老师和一名音乐老师,老师的工资不用国家负担,有人承担。
乡里的领导一听就有些为难,现在能懂音乐和画画的人非常稀少,这方面的老师更稀少,头些年一些跟艺术沾边的人都被倒霉了。
不过他们知道一定是京都来的人要求的所以不敢怠慢,他们可是知道,新安村是京都陆家的老家,现在人家开始回馈帮扶老家,他们这些乡里的领导也能收益不是。起码新安村这次是脱贫致富没问题了,还能带动周围的村子富裕起来。这次建的学校也给乡里减轻不少资金压力,起码新安村周围不用再建第二所小学了。所以乡里还是尽量想办法满足新安村的要求。
自此新安村小学就成了新安中心小学,周围村子的孩子都可以来这个学校上学了。
乡里废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了音乐和美术老师,这还是请了县里的领导帮忙。
老师来到新安村的时候陆战林心里感叹还是朝里有人好办事啊,要是没有京都的陆家,谁会理会他一个小村干部的话。
骆清颜给学校添置了各种教学用具,后来听说乡里给学校派来了音乐和美术老师,骆清颜还给学校添置了好几种那个老师会的乐器。还有画画用的各种颜料,纸张、画笔也都给准备了不少。都是骆清颜买好之后让古启明直接开着大卡车给新安村送去的。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所以新安村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进学校上学,不然会受到村里的制裁。家里有孩子没上学的,家长不允许进新安食品厂上班。而且骆清颜担负了村里所有孩子的学费和书本费,只要是新安村的孩子就可以免费上学。所以没有哪个傻叉家长不让自己孩子上学的。
学校是骆清颜出资建的,这也是骆清颜在华夏建的第一所学校。她早就想好了,以后会慢慢开始建希望小学,甚至会建中学、大学。国家的教育、健康卫生方面太落后了,她会在自己有生之年一直为改善国家的教育和卫生健康而努力。
骆清颜准备下一步在青岩村建学校。那里是自己这一世的家乡,她理应回馈。青岩村虽然一直有学校,但是它太老旧了,需要改善了。她也会在青岩村投资建一个工厂,规模不需要太大,只要能让村民们生活富足就可以了。
村里还开展了扫盲活动,办了个扫盲班,让那些没有上过学,不识字的村民开始学习识字,为以后的科学种田打基础。
扫盲班的老师就请学校的老师担任,村里另外给老师报酬,也让老师赚了一笔外快。
新安村现在真是一副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情景。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www.。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