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酌泠泠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二十六章 关乐和的反应,古代农家日常,坐酌泠泠水,蛋蛋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晤瞅他一眼,这才想起吴证想把工部尚书的位置让给杜锦宁。
他摇头道:“朝中大臣是不会同意的。”
他顿了顿,又道:“再者,工部尚书要经常到各府各县去走动。宁国她终是女人,以后成了亲,还得怀孕生子,哪能像男人一般东奔西跑,十天半个月不着家?”
一瓢冷水浇下来,吴证头脑也清醒了不少。
他沮丧道:“皇上说的在理。”所以,就算像杜锦宁这样的女人,还是不适合做官吗?
“不过你的想法提醒了我。”赵晤又道。
吴证打起精神看向赵晤。
“你刚才说,杜锦宁打小的愿望是做大司农?”赵晤问道。
“对。”吴证点点头,眼眸渐渐亮了起来,“皇上的意思是……”
“你想的没错。”赵晤道,“大司农这个官职,因为职责不明,在朕上任的时候,跟齐大人商议以后撤消了。不过,现在倒可以把它再捡回来。”
先皇还在位的时候,是有大司农的,所以才有杜锦宁的理想是大司农的说法。而齐伯昆那老婆奴儿子齐文聪,当时就任大司农。
只是这大司农的职责跟工部尚书有些重叠,职责有些不清,作用不是很大;赵晤登基后,齐伯昆又主掌官员调整。齐文聪还不是个聪明人,齐伯昆生怕他被世家下套,其他官员被撤下又拿齐文聪的官职来说事,齐伯昆跟赵晤商量过后,干脆就把这职位给撤了,将齐文聪平调到了一个不紧要的位置上任闲职。
现在吴证这么一说,赵晤倒觉得再把大司农这个职位捡起来给杜锦宁来做,再合适不过了。
工部尚书要管理工部的官员,要四处巡视各地农业水利,督促各地管农业的官员实施推行农业政策,事务繁忙,杂事甚多。
可大司农完全可以只管制定农业水利的方针政策,其他的都不管。如此一来,既然机动又轻松。就算杜锦宁怀孕生子,顾着家庭,什么事都不做,整个朝庭的运转也不受其丝毫影响。可如果她要做什么,那就有权利下令所有主管农业的官员去施行她制定的方针。只要得了赵晤的支持,便是工部尚书都得听她指挥。
吴证可是在工部呆了十几年的老官,不用赵晤细说,他想一想就知道恢复大司农这个官职,再由杜锦宁来担任的好处。
他抬手给赵晤作了一揖:“皇上高明,让宁国长公主来任这个大司农的位置,再合适不过了。因这个官职无关紧要,算是个编外人员,想来朝中大臣也不会太过反对的。”
赵晤点点头:“这事不能太急,等明年宁国把高产水稻恢复了再提更好。”
“皇上思虑甚周。”吴证赞道。
赵晤看向他:“仕族纳税之言,你知我知宁国知,爱卿切莫再跟第四人说起。时机尚未成熟,说出去会给宁国带来灾祸。”
“老臣省得。”吴证保证道。
“要不了多久了。”赵晤将身子往后一靠,长长地吐了一口浊气,“眼看到年底了,朕已修书去南边,叫关乐和回来述职。等假钞一事和身份证之事落实,朕就要在全国发展商业。不出十年,宁国所说之事就能得以实现。”
“十年啊。”吴证有些可惜,旋即他又笑了起来,“那臣得好好保重身体,希望能看到这一天。”
君臣两人相视一笑。
南边北上的一艘大船上,关乐和瞅一眼放在桌上的《种田记》,就骂一声“臭小子”,骂完以后觉得不对,想改个口,却又不知骂什么词才能表达他对杜锦宁那又恨又爱的复杂心绪。
早在杜锦宁从徽州回京,在皇宫里表明了自己女子身份后,就马上写了一封请罪书,派人去了南边送给关乐和。
这世上,她最对不起的就是关乐和这个真心关爱她的人了。
她这一世没见过父亲,一直把关乐和当成父亲对待。
可她屡屡在关乐和面前扯谎,还扯出什么天阉来,欺骗这个真心关爱她的人。
她深知这种事情,关乐和原不原谅她,就在于一个态度。
她这个态度,要真,要诚,还要认错认得快。如果关乐和从别人嘴里得知她是个女子的消息,那这辈子他都不可能原谅她了。
要不是她不能离开京城,她都打算亲自去向关乐和认错的。现在不能,那就修书一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关乐和手上。
在信里,她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重点自然在她的远大抱负上。现在高产水稻研究出来,她的愿望算是达到,她此生也无憾了,只是对不起真心疼爱她的老师。
她文笔本就极好,这些内容又都是肺腑之言,感情真挚;最重要的是她女扮男装的出发点是为国为民。关乐和看到这封信虽也气恼,却更多的是欣喜和无奈。
欣喜于即便杜锦宁是个女子,她也做出了让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比许许多多的男子都强百倍。
无奈的是杜锦宁是个女子,以后再不能做官了。这样的人要被关在后宅里生儿育女,简直是暴殄天物,真心让他觉得无奈。
跟请罪书一起送过去的,就是杜锦宁所写的十来本《种田记》。
因为人力物力交通以及管理问题,杜锦宁名下的书铺并不是开遍全国的,只在京城附近几个省的府城及大城开办。关乐和所管辖的三个省因地处南边,同时也是杜锦宁为请罪有意留的后手,并未开办书铺。
杜锦宁还特意叮嘱过关嘉泽,不要把《种田记》寄给关乐和。等以后关乐和回京,她再亲自将自己亲手写的书奉上。
关嘉泽还以为是她的一片孝心,自然一口答应,愿意成全。
所以关乐和尽管十分关心自己唯一的弟子,却也从未看到过她写的在京城引起了巨大反响的《种田记》。
这一次,这套话本随信而来,他看完信后再看到话本里的内容,感慨万千。
话本里那个处境艰难却一步步往上攀登、坚韧不拔又积极进取的男主,仿佛让他看到了当初杜锦宁一步一步从桃花村走到京城的艰难历程。他心里仅有的那一点气恼,都烟消云散了。
如果有可能,谁愿意女扮男装走这样一条既艰难又危险的道路呢?
想想杜锦宁每一步都在刀尖上跳舞,关乐和的心里,就只剩下了浓浓的心疼。
那孩子,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