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柳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9章 是否留下,韶光慢,冬天的柳叶,蛋蛋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池灿双手环抱胸前,对说话的老汉凉凉一笑:“倭寇来报复,关我们屁事啊?”
“你们,你们怎么能如此?若不是你们杀了这些倭寇,又怎么会引来倭寇报复?”老汉颤巍巍道。
这些外来人好可怕,但现在镇长死了,别人不敢说话,他不得不说,他还有好几个孙子要活命呢。
池灿再次冷笑:“老大爷,你还不如直接说,我们为什么不把同行的姑娘交出来呢?若是刚才把她们交给倭寇,不就没事了?”
他这话说出,明明是讽刺,可是团团围住他们的许多人竟流露出认同的表情。
池灿大怒:“所以说,你们没有错,都是别人的错了?既然这样,反正倭寇来了报复的是你们,又不是我们,我们管你们去死!”
杨厚承拍了拍池灿肩膀:“拾曦,别和这些人说了,他们根本算不上人。”
池灿抿了抿唇。
和这些人说话,确实是浪费口舌。
“我们走。”
池灿直接伸手推开老汉,大步往前走去。
见这些外来人毫不理会往码头走,镇子上的人牢牢跟在后面,脸上弥漫着麻木绝望。
老汉心一横,把两个小孙子推到乔昭等人面前,扑通跪下来磕头:“壮士们,你们不能走啊,你们走了,倭寇不会放过我们的。我这样的老头子死了没什么,求壮士们可怜可怜我的孙子啊,他们还这么小……”
两个幼童被推到这么多人面前,不用大人做什么就立刻吓得大哭起来。
乔昭等人脚步一顿。
镇子上的人见状立刻跪倒一片,哀求道:“你们不能走啊,不能走啊——”
乔昭等人面色皆难看无比。
杨厚承回头看了两名金吾卫一眼。
他们抬着不久前与倭寇混战时死去的那个兄弟。
下船前,大家都是好端端的,可是眨眼间一名兄弟就这么离开了,其他人个个带伤,尤其是庭泉,他的伤就是被这些人害的。
现在,这些人跪着求他们留下来。
求他们留下来做什么呢?自然是等倭寇来了好拿他们交差。
杨厚承想着这些就脸色发黑,可是脚下跪着的除了神情麻木的大人,还有不知世事的稚童。
他犹豫了,不知如何是好,不由去看池灿,却见平时神情懒散的好友面对哭泣的孩子时,同样有些无措。
是啊,对成人可以无视,对稚童谁能没有一丝怜惜之心呢?
杨厚承张了张嘴:“庭泉,拾曦,咱们该怎么办?”
池灿神色阴晴不定,好一会儿淡淡道:“你们决定吧。”
杨厚承诧异扬眉。
别人不了解好友,他却是了解的。拾曦这样说,其实就是默许了留下。
“庭泉,你说呢?”
邵明渊看向老汉:“保护你们,应该是当地驻军与官府的责任。”
老汉抹泪:“可是官府也没办法呀,那些倭寇太厉害,四五个官差都打不过一个倭寇。”
“四五个人打不过一个倭寇,那么十来个人呢?数十个人呢?”邵明渊平静问。
杨厚承更加诧异。
他以为邵明渊会是他们三人中最好说话的一个。
老汉被邵明渊问得说不出话来。
年轻的将军一双星目扫过跪地的人群,淡淡道:“刚刚你们这些人的石块若是扔向那些倭寇,我大概会有留下来的理由。”
慈不掌兵,他从来不是什么烂好人。
他收回目光,冲杨厚承与池灿略一颔首,沉声道:“我们走!”
最初的诧异过后,二人默默跟上。
好友的决定他们当然会尊重。
“姑娘,姑娘,求求你了,你们不能走啊!”老汉把孙子拽到乔昭脚面前,因为动作太急,孩子跌倒在她脚边。
乔昭脚步一顿。
邵明渊停下来回头,与她对视。
昭昭,你要不要我留下来?你若开口,我便留下。
乔昭弯腰把幼童扶起来,替他拍了拍身上尘土,交给老汉,面色平静道:“我留下来,只有让你们送给倭寇的用途。而我的同伴,已经有了决定。”
能对抗倭寇的只有邵明渊,除了他自己愿意,别人又凭什么求他留下?
乔昭越过老汉,走到邵明渊身边。
邵明渊微微一笑:“走吧。”
在小镇人此起彼伏的哀求声中,乔昭一行人来到码头,上船,渐渐驶向大海。
“会不会觉得我狠心?”凭栏而立,邵明渊问乔昭。
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却唯一在乎眼前人的看法。
沐浴更衣过的男人穿了一件蓝袍,与大海的颜色很接近,夕阳下,眼底波光流动,如大海般让人看不透深浅。
“不会。”出乎邵明渊的意料,少女没有任何迟疑吐出这两个字。
那一刻,邵明渊悄悄悬起的心落了下去。
他知道,眼前的女孩子不屑撒谎,她说不会便是不会。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乔昭看着眼前的男人笑了笑,“慈不掌兵,我相信领兵多年的你会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邵明渊紧紧盯着眼前的少女,目光灼灼。
完了,他又想亲昭昭了,可怎么办呢?
他发现,与昭昭相处越多自制力便越薄弱,他开始担心会忍不到成亲的那一天。
这个女孩子,是上天赐给他的珍宝,让他觉得以往受的那些苦难都是值得的。那些经历,全都是为了这一年,当他成长为一个可以顶天立地不用看人脸色的男人时,让他能与她从容相遇。
乔昭警惕后退一步。
他这样的眼神是想做什么?
这一次,邵明渊却没有仗着脸皮厚乱来,凭栏眺望着越来越远的海门渡,轻声道:“那些倭寇应该是不成气候的流寇,不会有同伙的。”
做任何事他都习惯准备周全,南边沿海他虽不曾来过,却有过了解。
沿海地区倭寇横行,但是有组织的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在东瀛混不下去的武士来大梁讨生活。
这些层出不穷又战斗力惊人的流寇给沿海百姓带来很大灾难,但他们基本就是十几人二十几人的队伍,甚至还有七八人的小队。所以那些人担心的报复不大可能会有。
“昭昭,有个问题想问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