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0章 李世民见闻录,大唐孽子,南山堂,蛋蛋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220章李世民见闻录
李世民今天出宫了。
虽然谈不上兴师动众,但是也绝对跟微服私访扯不上关系。
朝中的那些重臣,都跟着李世民一起去了作坊城中的永久自行车作坊、水均制作所、金太链条作坊、长安精工参观。
一整天的新程,几乎安排的满满的。
其中第一站就是永久自行车作坊。
看着一辆辆自行车飞快的从流水生产线下来,众人心中是非常震撼的。
“父皇,难怪新款的永久自行车可以只卖九百九十九唐元,实在是他们的生产效率太高了。
我大概掐算了一下,几乎不到十秒钟,就会有一辆自行车下线,然后经过简单的检测之后,立马就被四轮运输马车给运走了。”
李治以前也经常跟这李宽在作坊城转悠,见识过各个作坊早期的样子。
现在发现几年不去了,自己都快要不认识这些作坊了。
“流水线生产的方式,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不管是永久自行车,还是奔驰四轮马车,听说都是使用了这种生产方式之后,产量才大幅增加的。”
李世民虽然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其实心中也是非常震撼的。
这种大工业时代才有的场景,对于这个时候的大唐来说,冲击力还是非常强的。
没看到随行而来的大臣,此时都很少说话。
很显然,今天的第一站,就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的触动。
“楚王殿下,这永久自行车作坊的所有零件,全部都是从别的作坊采办的吗?那岂不是换一家作坊,人家只要采办了一样的零件,也能生产出一模一样的自行车?”
一旁的房玄龄,忍不住问了一个许多人都想问的问题。
这个年头的作坊,大部分都还是喜欢什么东西都自己制作。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东西会从外面采办。
像是永久自行车作坊这样,什么零件都从外面采办的,还真是比较少见。
最关键是,这种看起来没有任何竞争力的方式,居然造就了大唐最大规模的自行车作坊。
“房相,永久自行车作坊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的设计和组装,这一辆自行车上,九成的零件都是由我们的匠人自己设计的。
只不过是为了降低成本,所以我们才委托了外面的作坊制作。
合作与分工并行,将我们永久自行车作坊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这才是作坊该有的存活之道。
那张什么东西都是自己制作的方法,虽然不能所有问题,但是已经不适合永久自行车作坊了。”
李宽今天自然也是跟着大家参观作坊。
对于房玄龄的问题,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人问过了,李宽回答起来一点也没有压力。
要知道,后世的各个汽车企业,除了一些核心零部件是自己制作,其他的零件也都是交给专业的零部件厂家生产。
连难度那么高的汽车都选择了这样的生产方式,简单的自行车,更是没有必要什么零件都握在自己手中了。
此时的自行车,还真的谈不上有什么核心技术。
要不然长安城中,也不会有那么多作坊跟风制作自行车。
非要说什么是核心技术,反倒是齿轮、轴承和螺栓这些基础的零件,是最核心的技术。
其他的车把手之类的东西,根本就谈不上什么难度。
“也就是说永久自行车作坊设计零件,然后交给其他作坊来生产,这些零件也只能卖给永久自行车作坊?”
房玄龄再问了一句。
“是的,不过如果这个零件本身就是人家作坊的通用零件,那么他们要卖个其他人,我们也是不介意的。
就像是等会要去参观的长安精工,他们的不少螺栓螺母就是通用的标准规格,谁都可以采办。
顶多就是采办的量不一样,价格会不一样而已。”
李宽也没有那么霸道的让所有自己的供应商,不能跟其他作坊合作。
这对于他促进大唐工业发展的初衷来说,是不吻合的,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按照你这个说法,永久自行车作坊这里主要就是流水线组装自行车,各个零件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还得去其他作坊观看咯?”
一旁的长孙无忌插了一句话。
“没错,我们自行车作坊的旁边就是金太链条作坊,我们等会可以看一看链条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对于新款的永久自行车来说,链条也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零件了。”
李宽倒是没有在这个场合跟长孙无忌在那里闹别扭。
没有必要,那样只会显得自己格局很小。
很快的,一行人就来到了旁边的金太链条作坊。
“哐!哐!哐!”
看着冲压机不断的将一片一片的链片冲压下来,许多大臣都是第一次见识这样的加工方式。
“宽儿,这冲压机,似乎跟当初金币银币生产使用的设备有那么几分相似之处啊?”
总算是看到了一个稍微有点眼熟的设备,李世民心中松了一口气。
“陛下,基本原理是差不多的,但是之前的设备是使用水力驱动的,生产效率远远比不上这台蒸汽冲压机。并且水力的压力不够,没有办法冲压钢板。”
李宽继续化身为讲解员,给李世民一行人说起了金太链条作坊的情况。
至于金太这个掌柜,反倒是在后面默默不语的跟着。
这个时候,哪有他说话的份?
“一根链条有许多相同的小零件组装在一起,虽然各个作坊采用了流水线的方法来制作,可以尽可能的确保零件的一致性,但是这么精密的链条,只要各个零件稍微有点不同,就会影响整体的效果吧?”
李治在一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他曾经也是跟着李宽参观过不少的作坊,也在观狮山书院厮混了挺长时间。
所以对于链条这样的零件的生产难度,还是听清楚的。
“链条驱动的永久自行车已经在长安城中售卖,想来雉奴说的这个问题,应该是得到了解决,难度奥秘就在这台蒸汽冲压机上面?”
李世民看着眼前这台巨大的设备,提出了自己的猜测。
“陛下圣明!正是因为蒸汽冲压机的出现,让我们有机会制作各种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链片,保证了链条的质量。
陛下您看,在这蒸汽冲压机的工作台上,放置了一个模具,只要不断的将钢片投入到模具之中,就会不断的冲压出一个个链片出来。
目前我们的链片比较简单,只需要冲压一次就能成型。
有些作坊现在在研究将几台蒸汽冲压机安置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然后用来加工一些更加复杂的金属零件。”
李宽对冲压设备是有着非常高的期待的。
虽然现在只是蒸汽动力的,跟电力的稳定性没有办法比较。
但是总算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
反正现在的零件精度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先将就着用咯。
“这个链片的材料,看上去像是精钢,这是怎么通过蒸汽冲压机和你说的模具就能生产出需要的零件呢?”
李世民颇为好奇的问道。
很显然,眼前的这台设备,就是金太链条作坊能够成功制作做便宜、好用的链条的最重要原因。
并且,这段时间长安城的各个作坊主会有那么大的动静,也都是跟眼前的这台设备,以及其他类似的设备有关系。
“这里面的门道其实就挺多的。冲压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厚度和形状的情况下,对压力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
要想冲压出合格的零件出来,必须确保蒸汽冲压机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
除此之外,合格的模具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将作监下属的作坊里头,也有使用一些沙模来铸造零件,但是那些模具相对来说要求都是比较低的。
但是我们的冲压模具不一样,它需要承受不间断的各种冲击,工作环境非常恶劣。
所以这里面使用的都是特别冶炼的特殊钢,并且经过了最新式的蒸汽车床的加工,才制作出了勉强符合要求的产品。”
李宽前世曾经参观过汽车厂家的冲压车间,对于冲压工艺还真的有所了解。
至少给李世民这些人讲解,是完全够用了。
“楚王殿下,这些用来制作模具的特殊钢,是不是必须比一般的精钢质量要好很多才行?”
长孙无忌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很显然,特殊钢这三个字刺激到了他。
长孙家也是有炼铁作坊的,但是目前冶炼的精钢,质量一直都比不上楚王府的炼铁作坊。
显然又突然冒出了特殊钢的说法,似乎差距就更不一样了。
“那是自然!这些特殊钢,不仅要更加耐磨,更加耐冲击,又要保持足够的硬度和使用寿命,要求是非常高的。目前整个长安城,只有楚王府的炼铁作坊和阿牛特殊钢作坊出产的部分特殊钢可以满足模具制作的要求。”
李宽倒也不怕长孙无忌会借着这个机会偷师。
这特殊钢要是你想偷师就那么容易偷师,那么后世华夏就不用每年进口那么多的模具钢等特殊钢了。
特别是在涉及到机械加工的刀具上使用的特殊钢,那更是高端中的高端。
要不是李宽从系统中兑换出了几把作为早期加工刀具使用的刀具,那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各个蒸汽机车床有合格的刀具可用。
“楚王殿下,这特殊钢的性能如此高超,如果使用这些特殊钢来制作兵器,是不是可用制作出非同一般的宝刀出来?”
一直不说话的李忠,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作为武人,没有谁是不喜欢神兵利器的。
很显然,如果使用特殊钢来打造刀剑,肯定比一般的精钢要好。
“那当然,不过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一斤特殊钢的成本,至少是普通精钢的十倍,甚至是几十倍。像是蒸汽机床上使用的刀具,那里面的特殊钢,简直就是价比黄金。”
李宽这话,立马就打消了李忠给百骑司全员换装备的想法。
价比黄金的特殊钢,他可用不起啊。
不过,李宽其实倒也没有说的多夸张。
制作机加工的刀具,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是特殊钢领域最顶尖的存在。
要知道,这可是用来加工精钢、特殊钢等各种钢材的刀具。
没有金刚钻,不要揽瓷器活。
你要是自身的硬度、强度不达标的话,根本就不可能用来加工其他材料。
但是只要你的硬度、强度足够,那么切钢铁也就跟切豆腐差不多了。
观狮山书院冶金研究所里头,就有专门的一帮人跟楚王府炼铁作坊在专门研究特殊钢。
跟阿牛特殊钢作坊里头研究的特殊钢相比,冶金研究所里头的特殊钢,可以说是特殊钢里头的特殊钢。
削铁如泥的宝剑,在冶金研究所里头,根本就不算是什么不可实现的目标。
“楚王殿下,为何同样是钢铁,有些可以用来制作模具,有些却是只能用来加工链板呢?”
长孙无忌旁边,高士廉像是真的什么都不懂,虚心请教的样子。
“很简单,因为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配方,独特的冶炼条件和独特的热处理方法。”
李宽这话,像是给出了答案,但是其实又是什么都没有说。
偏偏高士廉还不能说什么不是。
“朕听说现在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下属的蒸汽机作坊,匠人们已经开始两班倒,没日没夜的生产各种各样的蒸汽机设备。
按照目前蒸汽机设备展现出来的效率,一台机器往往就能顶得上十几名匠人,这会不会导致长安城迅速出现一大堆失去工作的匠人呢?”
作为统治者,李世民自然也是非常关心百姓的就业问题。
只有人人都有工作,街面上闹事的人才会少,朝廷的统治才会更加的牢固。
至于两班倒,那就更正常了。
一班工作十二个小时,一天就满了。
至于什么五天八小时的说法,自然是不存在的。
李宽要是在这个年代提出这样的观点,估计大家都要觉得他是不是脑子里进水了。
就连匠人们都不会支持这样替自己考虑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