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9章 热闹的文登码头(继续三合一,求月票),大唐孽子,南山堂,蛋蛋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成冠跟东方平是好友。

作为明法科进士,苏成冠在大理寺倒是混得风生水起。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苏成冠家中不差钱,愿意隔三差五的请同僚去味之素、五合居或者点都德交流感情,在各家有红白喜事之际,礼节都非常到位。

而市舶都督府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已经在登州、扬州、杭州、苏州、明州、泉州、广州、崖州、蒲罗中等处设立了各地的市舶司,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在东方平的举荐之下,苏成冠也在今年初从大理寺来到了市舶都督府,被安排到了登州担任登州府市舶司的市舶郎中。

别看苏成冠从大理寺这样的机构调遣到了登州市舶司,级别上变化不是很大,但是权利却是完全不同。

当然,苏成冠也是知道好歹,家中也不差钱,倒也没有借着这个机会疯狂搞钱。

只是,日子变得忙碌了起来。

不过,唯一让他有点郁闷的是,原本以为这么忙碌之下,原本高达一百七十斤的体重,应该可以下降一点,结果这大半年过去了,体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直奔两百斤而去。

他都快成登州官场的一个笑话了。

“苏郎中,前天收到通知说最近会有大批海船从海外返回,我们已经把市舶司所有能够调动的人员都调遣到了文登码头。还找东海渔业借调了十几名账房,让市舶水师协调了一百名护卫,想来应该能够满足需要了。”

登州市舶司安排在文登码头的管事陈大明看到苏成冠亲自来到码头坐镇,赶紧汇报了一下自己的安排。

“不错,大明你这个安排非常妥当。这一次的海船,听说都是从高句丽那边回来的,肯定带着许多的物资,我们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市舶税的征收,不要耽误了战利品的销售。”

苏成冠知道的消息比陈大明要多一些,知道这一批的海船都是当初跟楚王殿下一起出征的商家带领的。

这些人,个个都是登州商圈中有名有号的人物。

许多人背后还是长安城的勋贵,苏成冠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导致人家跑到长安城里弹劾。

别看他之前对大理寺的位置一直都看的不是很重,其实苏家世代经商,现在非常需要家中能够有子弟能够从商,从而给家族的传承添加一些保障。

工作了几年的苏成冠,也已经不像是当初那么任性了。

特别是有东方平这个好友矗立在一边当榜样,他就更有进步的动力了。

“嗯,一些商家提前通过飞鸽传书把信息传回来了,文登码头这两天每天一大早就有许多马车在附近等着;属下估摸着这一次回来的货物应该会非常多。”

陈大明脸上也满是笑容。

文登码头的业务越繁忙?就意味着登州市舶司的业绩越突出。

作为一个靠着关系进入到登州市舶司的人员?陈大明还是希望自己的业绩能够好看一点,要不然自己的堂弟陈四儿和堂妹陈五妹的脸上就不好看了。

特别是陈五妹?如今可是两次获得大唐皇家科技奖的人物?是大唐学术圈的女性代表人物之一,在长安城乃至大唐?都有几分名气。

登州这边甚至专门给她立了一个雕像,就放在互助小学的校门口呢。

“楚王殿下出征的时候?可是说过不会让跟随大军出发的商家吃亏。如今高句丽的战事那么顺利?那些一起跟在大军后面的商家,肯定是吃的满嘴肥油。不过,之前战事没有完全结束,所有的船队都不敢擅自回来?登州这里才不知道具体情况?要不然,指不定还有多少商家想着组织船队,往平壤城和汉城而去呢。”

苏成冠自家就是商人出生,很是能够理解商人的想法。

简单的说,商人就是无利不起早。

如果没有好处?哪怕是李世民出面,也不见得能够让多少商家真正的拿出百分百的实力去拼搏。

但是?一旦有丰厚的利润,哪怕是没有任何人动员?这些商人们也是拼了老命的往前凑。

他可是听说了,这几年大唐皇家钱庄在登州城里的分号?可是热闹了不少。

许多商家都在跟钱庄借贷?准备继续买船?扩大自己的实力。

“郎中,灯塔上好像是有动静,应该是有船只要进港了。”

就在苏成冠和陈大明说话之间,灯塔上面负责瞭望的人员已经在挥舞着旗帜,示意下面的人员开始做准备。

文登码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行体制。

不管是市舶司的人员,还是码头上面的苦力,亦或是各个商家,都已经很了解。

就像是刚刚灯塔上的旗帜变化,就意味着有大量的船只准备进港。

果然,半个小时之后,视野之中就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船只。

借助着望远镜的便利,苏成冠很快就发现了这些船只就是自己要等的。

文登码头是大唐北部最重要的码头,每天都热闹非凡。

但是像今天这样大规模的船队,还是非常少见的。

甚至可以说,这几年就没有见过这么大规模的船队一起回港。

码头上的苦力们,立马就兴奋了。

不过,他们还没有开心多久,就看到有许多人都在往码头移动。

虽然有护卫在维持秩序,但是码头上的局面还是有点混乱。

“使君,您也来啦!”

很快的,苏成冠发现登州刺史淳于难也出现在自己身旁。

“听说陛下已经从辽东城班师回朝,楚王殿下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麾下的将士们,也将在今天回到登州,我这个登州刺史,自然要过来迎接一下凯旋而归的将士。”

淳于难自然不能说自己是因为家族的商队要满载而归,所以特地来到码头迎接,这样的话显得太没有政治觉悟了。

苏成冠可是楚王殿下的人,淳于难可不想在李宽面前丢了面子。

“那倒也是!这一次楚王殿下凭借着几万水师,就将高句丽的大军玩弄于股掌之间,实在是大涨我们大唐的士气啊。听说水师现在直接在平壤和汉城有驻地,东海渔业还在那地方租赁了一块土地,租期是九百九十九年,高句丽人不得过问租赁土地内部的任何事情,实在是听了很痛快啊。”

苏成冠还没有那么腹黑,以为淳于难真的是来迎接凯旋将士的。

作为一州刺史,还是登州这样的上州,淳于难能够出现在将士凯旋的现场,还是有几分鼓舞意义的。

“楚王殿下办事,还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这次要不是楚王殿下带队,登州这边绝对没有那么多的商家敢跟在大军后面。我听说战场上那些受伤的战马什么的,都是商队的伙计帮忙处置的。平壤城各个勋贵家抄家之后,家财就地转卖给了商家。大军根本就不用有任何负担,只要凯旋的时候开开心心的接受朝廷的赏赐即可!”

淳于博这一次商队的主要负责人,淳于难自然是从他那里提前听到了许多消息。

要不然今天也不会那么兴奋。

“听说东海渔造船作坊的海船订单的交期都已经排到明年底去了,附近合适制作船只的木头,已经比较难找,许多外地的木材商家开始运输巨木来到登州。”

“不仅是东海渔业的造船作坊生意火爆,其他的几家造船作坊也是差不多。至于木头,东海渔业已经给那些木材商家一个新的思路,让他们雇佣海船,直接去鸭绿江江口运输。东海渔业会在鸭绿江江口修建一个码头,主要用来各种个头。像是几人合抱粗的巨木,在我们登州已经不是那么好找,但是在辽东却是遍地都是。”

“真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登州的造船业将有望成为仅次于海贸的支柱行业,吸引更多的商家在这里开设造船作坊呢。”

苏成冠作为登州市舶郎中,自然是希望登州的海贸能够越来越好。

但是,海贸好的前提,其实还是要出海的船只够多。

与此相对应的,造船行业的兴旺,其实也是一件相辅相成的事情。

“是啊,昨天有一个长安来的大木材商家,还拿着楚王府王管事的名刺,专门来拜访了一下我。说是准备在登州开设一个大的木材加工作坊,还从东海渔业造船作坊专门下订了五艘巨大的运输船只。据说为了支持木材运输,东海渔业的造船作坊都是优先给商家生产运输船,这种适合木材运输的海船,一次性可以运输十几根巨木回来呢。”

“十几根巨木?多大的海船能够装下这么多巨木啊?”

苏成冠脸上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放在后世,直径一米以上的木头,绝对就可以算得上是巨木了。

但是,苏成冠很清楚淳于难口中的巨木,至少是直径两米以上,甚至是三米以上的。

这么大的木头,不说重量有多夸张,单单那体积就非常巨大。

怎么运?

“是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到底是怎么装的,因为人家的这种海船都还在制作之中。但是我听说这些巨木,并不是每一根都装在船上面,而是像木筏一样被连成一片,由运输船在前面拖着。”

东海渔业的造船作坊,凭借着飞剪船起家,如今是稳稳的占据着大唐第一大造船作坊的位置。

如今它在登州、泉州和广州都有造船作坊,旗下的匠人和帮工数量已经突破了一万人,算是大唐有数的大作坊了。

各种新式的船只,普遍都是在东海渔业造船作坊发明之后,才被推广开来。

为了鼓励大唐造船行业的发展,基本上它们只会向大唐皇家专利局申请一些非常核心的专利,其他的都让人随便抄。

“如果这些运输船的出现能够解决登州各个造船作坊木头来源的问题的话,那对我们登州来说,还真是个天大的福音呢。”

“是啊,当初登州百姓连吃饭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自从楚王殿下到来之后,情况就完全变了。如今更是成为大唐有数的大州,连带着我这个刺史,也很有面子啊。”

就在两人说话之间,船队慢慢的靠近码头。

超过一百艘海船一起进港,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是非常强大的。

很快的,码头上众人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

“百年老山参两箱,缴纳一成作为市舶税!”

“上等珍珠一箱,缴纳一成作为市舶税!”

“金锭三百二十斤,缴纳市舶税三百二十金币!”

市舶税的人员,以及借调过来的账房很快就开始分组确认各艘船只的市舶税缴纳情况。

通过这几年的运作,市舶司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征税体制。

像是人参这样的东西,你很难去准确的估价。

如果按照商家从海外收购的价格来计算,先不说商家很容易弄虚作假,对市舶司来说,也会损失大量的税收。

但是如果按照大唐市价来征税,有的时候市舶司胥吏和商家之间也很难完全取得一致意见,并且也会腐败留下了空间。

所以像是这种价值比较高,价格比较难以衡量的东西,都是直接按照征税比例,缴纳实物税。

反正在唐朝,实物税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物税才是主流,直接缴纳钱财反而是非常少见的。

至于这些实物税收上来之后怎么处理,市舶司也有自己的一套流程。

反正无非就是上缴和售卖,不会烂在各地市舶司的仓库之中。

当然了,像是不好保管的东西,就不会使用实物税,而是根据事前公布的折价,直接缴纳税银。

“东家,这一次我们还真是发了!平白在平壤城多了十几处大宅子不说,还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大量的高句丽特产。就连许多的金器、银器,价格也非常低廉。哪怕是直接融化了当做金锭、银锭来售卖,都还有大量的利润。”

淳于博下了船之后,第一时间就去见淳于难了。

反正缴纳税负、搬运物资这些东西,不需要他这个刺史府的亲信幕僚去操作。

“嗯,我看看到了!单单我们淳于家的商队登记缴纳的市舶税就高达十几万银币,而我们的商队跟随大军出征的时候,携带的所有物资和银票加起来也不过是这个数。”

淳于难的心情很不错。

刚刚他可是亲自看到商队的人员在那里登记市舶税的情况。

因为船只众多,市舶水师已经从最开始的全船货物确认,变成现在的主动申报为主,胥吏上船确认以及仓库抽查等方式相结合的新式来确保市舶税的足额缴纳。

当然,这种做法肯定免不了个别商家会夹带私货,甚至逃避缴纳市舶税。

比如说,明明船上装的是价值高昂的貂皮,可能登记的时候会写成是普通的狼皮。

或者明明船上还有两十箱人参,却是故意不登记。

对于这种情况,市舶税是抓到一起,处理一起。

本官是背后的人是大唐的亲王、国公,还是刺史、将军,统统取消所在海船的出海资格,并且缴纳巨额的罚款。

如果严重的,那更是直接取消这个商家出海的资格。

别以为明天换一个马甲就能继续出海,想都不要想。

这年头,讲究的是诚信为本,你一旦失信,今后就没有人跟你做生意了。

“没去高句丽之前,我以为这些边疆小国,远离中原,国内没有什么财富。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个认识完全是错的啊。”

淳于博想到当初平壤城抄家的时候,各个勋贵库房里头搬出来的东西,简直是刷新了他的三观。

谁说大唐地大物博,高句丽人穷地贫的?

这么多的金银财宝,天上掉下来的吗?

“高句丽好歹也是立国几百年的国家,哪怕是再穷,经过了几百年的积累,底子也不会差。这一次,算是彻底的落到了楚王殿下手中了。我听说高句丽的三个都城,平壤城、汉城和国内城,全部都是楚王殿下的人打下来的,所有的缴获都是过了楚王殿下的手,这才是真正的财神爷啊。”

淳于难将心比心的想了想,觉得李宽这一次出征,肯定是捞的盆满钵满。

灭国之战啊。

灭的还是高句丽这种历史悠久的大国,缴获能差到哪里去呢?

“确实是,楚王殿下点石成金的本事,整个天下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我在平壤的时候,听说辽东那里的将士,有一半被就地安置在辽东生产建设兵团,而兵团的将士,哪怕是最普通的士卒,也获得了超过六个奴仆女人的赏赐,还有几百亩的土地,简直就是一日之间,实现了阶层跃变啊。”

平壤和辽东、汉城之间,每日都有飞鸽传书来回。

彼此之间的消息传输,其实一点也不慢。

因为飞鸽传书的崛起,鸽子在大唐的地位都上升了不少。

原本冷门的不能再冷的养鸽人,更是身价大涨,不少人都进入了公务员的队伍之中。

“这几个月,我也在不断的研究东北的舆图。楚王殿下选择在辽东城附近设立辽东生产建设兵团,还真是个好主意。船只通过辽河,可以直接连通辽东城和登州,不管是辽东的物产,还是大唐的东西,都可以轻易的在两地来往。听说那里的土地非常肥沃,如果能够种植大量的稻米的话,肯定可以利用稻米换取更多的辽东特产,吸引更多的人前往辽东种地。”

淳于难好歹是登州刺史,不会简单的把种地的都理解成穷人。

一家几百亩地,如果每一亩地都能真正的种植起来,那么这些农户就已经蜕变成小地主了。

当初淳于家,也就是从这么一个有着几百亩水田的小地主起家的呢。

“嗯,使君,我觉得淳于家可以加大进军辽东的力度。以前的海贸,因为我们的反应比较慢,已经失去了先机。但是辽东不一样,如果通过陆路通往辽东,哪怕是水泥路全部修建完成,需要的时间也不会少,关键是运输的货物还不会多。

但是,我们从登州出发,使用大海船运输货物到辽河口,嗯,听说东海渔业准备在辽河口修建一个码头,用以转运辽东出来的货物。到时候需要的运输时间,肯定会大大的减少,并且船只的运输量,远远地超过马车,成本也会低很多。”

淳于博的前途,是完全跟淳于家绑在了一起。

这一次高句丽之行,他其实没有做太多的事情,但是所见所闻,却是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

回来的船上,他也一直思考着怎么让淳于家在这一场变化之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现在有了思路,他立马就迫不及待的跟淳于难分享。

“嗯,把辽东作为发展重心,这个方向还是没有错的。不过,有这个想法的人,估计不只有我们淳于家。我可是从《大唐日报》上看到了,长安城很多商家都已经行动起来了。特别是楚王府旗下的各个作坊,很多都在辽东城开始修建作坊了。”

淳于难发现自己的动作还是慢了。

要不是今年淳于博这么跟他建议,他估计还在犹豫之中呢。

毕竟,报纸上看到的是报纸上看到的,跟自己身边的人亲自讲述的还是有区别的。

就比如后世的炒股,网上大家说股市有多么火热,你不见得会进去。

但是如果你发现身边的同事朋友都入场了,每天都在讨论着这只股票今天涨了多少,那只股票前景多好。

那么,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忍住不进场的吧?

特别是之前曾经开过户,但是曾经吃过亏的人。

“辽东那么大,哪怕是长安城很多人已经心动了,我们现在动起来也是没问题的。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登州的优势,是很多地方比不上的。就像是那个木材生意,不管是怎样的巨木,在辽东都不值钱,但是到了登州,一根可以造船的上等木头,卖上几十甚至上百贯钱都是很正常的。”

淳于博今天这么迫不及待的跟淳于难邀功,自然也是做了几分功课的。

这一次前往高句丽的登州商队,基本上囊括了登州主要的商家,要了解什么信息都很容易。

甚至有些商家,直接在船上就已经达成了今后的合作意向,准备一起进军辽东。

毕竟,辽东以后的机会很多,可不是只有淳于博能够看出来。

单单那些什么都不想,只是一味的跟着楚王府各个作坊行动的商家,就能让辽东的商业跨上几个新台阶。

“你说的也有道理!这一次你先回来休息一个月,我们具体商量一下要在辽东发展什么业务,然后再辛苦你一趟,亲自往辽东城跑一趟!”

淳于博看着码头上越发热闹的场面,心中也有了决断。

只要跟随着楚王殿下得步伐,一直偏安一隅的淳于家,也是有可能走进大唐的权利中心的。

自己家族数百年没有实现的目的,很可能在自己手中完成。

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这种事情,绝对是值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

要不然怎么会有家国天下的说法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

嫁纨绔

墨书白

面点大师

像极了随便

重生之网络争霸

天下第一白

超能灵卡师

雪花有罪

我的手机能刷钱

卖艺小青年

我不想继承亿万家产

狐小叔